1934年8月18日,北京大学年度新生招录考试的榜单终于揭晓,距考试仅有一周的时间。人群中的一位俊秀女子——张充和,20岁的她紧张而兴奋地寻找着自己的名字。当年的北大新生录取考试竞争激烈,总计1300多名考生,而实际录取名单却仅有226人。张充和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,毕竟她的学习功底并不扎实,尤其是数理化方面。
然而,当她翻到榜单的末尾,她惊讶地发现“张旋”二字赫然在列,这正是她此次考试所用的“化名”。她之所以选择使用化名,是因为她担心自己的表现不佳会让家人和自己感到羞耻。这种微妙的心理,与当年胡适报考第二届庚款留学生时的心态如出一辙。胡适当年在学校用的是胡洪驿的名字,考试时则用了胡适的名字,因为他担心自己考不上。
更为巧合的是,胡适正是这一届北大新生录取考试的主考官,同时也是北大文学院的院长。张充和并不知道,她的录取其实是胡适颇费了一番功夫的结果,而她这次被录取竟然成为了北大史上的一个先驱事件般的存在。
张充和出身于书香门第,祖父张树声是淮军主将、两广总督署直隶总督。然而,四年前家中的变故对她的学业造成了影响。虽然她从小学习,但因为上的是传统家塾,所以并未接触过数理化知识。她曾尝试学习代数和三角函数,但效果不佳。
唯一让张充和引以为傲的是她的国学功底和文笔。她的小说曾得到大文豪姐夫沈从文的称赞。但仅凭国学就想考取当时的中国最高学府,几乎是不可能的。因为1934年北京大学的新生入学考试科目已有五门之多,除了国文外,还有数学、党义、英文、史地。
张充和虽然自信国学功底深厚,但面对其他科目,她仍感到力不从心。尤其是数学,对她来说几乎是无法逾越的鸿沟。她回忆起数学考试的那一天,面对复杂的题目,她几乎无从下手。尽管如此,她仍然完成了试卷,尽管内心忐忑不安。
几天后,当张充和得知自己被录取时,她感到既意外又欣慰。她躺在床上,回想起那场让她心惊胆战的数学考试,现在回想起来,她竟然觉得有些好笑。她始终不明白,自己数学考得那么差,怎么还会被录取呢?
几年后,张充和从北大助教、判过她卷子的许宝录处得知了真相。原来,她的数学试卷实际上是0分,也就是说,她按照常规标准是没有资格上北大的。但因为她的国文表现实在出色,主考官胡适特地找到许宝录,要求他重新评阅她的试卷,希望能给她几分,使她的数学成绩在形式上符合要求。
胡适的坚持和努力,使得张充和得以成为北大的学子。而这一切,都源于她对国文的深厚功底和对文学的热爱。
张充和的故事,不仅仅是关于文学与才华的展现,更是关于一种执着与坚持。她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,只要有才华和坚持,即使面临再大的困难,也有可能实现自己的梦想。
张充和的故事,是北大历史上的一段佳话,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弘扬。她用自己的行动,为我们展示了什么是真正的才情与毅力。
转载请注明来自鹤壁泽汇商贸有限公司,本文标题:《沈从文姨妹张充和与胡适的一则小故事! 》